【“所长”故事】 保洁到位 公厕被评“先进” 今年50岁的陈丽珠有些忙。每天,她都要在鲤城区浮桥的家中与府文庙公厕之间穿梭好几个来回,风雨兼程。 这个公厕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了。一二十年前,她接手负责看管。由于离家近,她每天大把时间都在这里,一有人上完厕所,她就马上进去清理。 陈丽珠说,早年家庭卫生间还不普及,多数人都要到公厕解决内急。而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她总能在公厕内外捡到钱包,里面只有卡和证件,没有现金,一看就知道是小偷扔下的。有时上面有电话号码,她就联系失主来拿,没有号码的,就交给警察处理。 时间久了,大家给陈丽珠取了个外号——所长,厕所所长。 2012年4月,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向陈丽珠看管的府文庙公厕颁发了“先进公厕”牌匾。如今,这个牌匾一直挂在厕所入口,迎接每一位来去匆匆的过客。 再干几年,陈丽珠就要退休了。她希望公厕陈旧的配套设施能再次提升改造,管理员的收入也应适当提高,以吸引相对年轻的人加入。 免费开放 管理起来更顺心 60岁的郑美清看管公厕16年了,街坊邻居都喊她“大姐”。 公厕在泉州市区相公巷东街10号区,里里外外包括地板、蹲位、洗手盆等,还保留着刚被冲洗的痕迹。紧挨的管理房,约5平方米,收拾得整齐洁净。 因为管得好,两年前,单位给郑美清加了一座公厕,位于附近的东菜市场。东菜市场人流量大,厕所使用率成倍翻,保洁难度也陡增。一天下来,两个公厕之间要来回跑10多趟,辛苦可想而知。 “最辛苦的日子早已过去了。”郑美清说,这得益于这几年政府部门对公厕管理提升的重视。 以前,上一次厕所要收两三毛,遇到不想交的市民,还得讲半天道理。2011年,泉州市区公厕开始实行免费开放,并取消了管理员收入与收费挂钩的制度,她觉得省心多了,只要负责把厕所打扫得符合规范要求就行了,不用再为“效益”不好而愁眉苦脸。 前年相公巷公厕完成改造提升,今年东菜市场公厕也改造提升了。两座公厕原先破旧不堪的硬件设施,重新完成地板、墙面的铺装,焕然一新,改造后的公厕备受青睐。郑美清打扫起来,心情也更畅快了。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