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舆情频道> 舆情播报 > 正文

数读2017上半年政法舆情12大特征

2017-07-21 10:47:28  来源:法制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二、舆情来源与发酵

1. 半数以上舆情来自微博与传统媒体报纸引领舆情的地位提升

分析舆情的来源发现,微博仍是舆情第一来源,占比为33.3%,传统媒体成为仅次于微博的第二来源,占比27.8%。此外,网络媒体、微信、客户端、论坛分别占比23.3%、5.6%、4.4%、4.4%。

有趣的是,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在引领舆情的地位上逆势上升。《中国青年报》、《法制晚报》、《新京报》等,成为较多舆情事件的初始来源。《南方周末》对山东辱母杀人案的报道,直接促使舆情蔓延至全国并引发全民讨论,传统媒体在舆情事件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网络媒体中,澎湃新闻网、上游新闻网等地方新媒体项目仍然在引发舆情方面有重要作用。

2. 44.4%的舆情于事发1天内爆发放任舆情1日主动权丧失一半

从舆情发酵时间上看,事发后0-6小时引发舆情的事件占比12.2%,6-12小时占比11.1%,12-24小时占比21.1%。事发1日内引发舆情的事件占比总计为44.4%,换句话讲,如果事发后有关部门在1日内未作出处理、发声,舆情主动权可能已丧失近一半。

事发后1日至7日引发舆情的事件占比为18.9%,7-30日以及一个月以上的占比36.6%。也就是说,一些旧事件引发新舆情的可能性也较高,部分政法机关舆情处置的“拖字诀”、“瞒字诀”将日渐失效。

三、舆情处置分析

1. 回应率稳步提升 “只回应不解决”风气盛行舆情多回合博弈现象突出

上半年,政法舆情的回应率为83.3%,相较于2016年上半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整体而言,政法机关更加关注舆情工作的“瞭望”和“预警”功能,加强了舆情回应工作的整体力度。

然而,数据显示,40%的回应演变成刺激源,引发了新的舆情震荡。这意味着四成舆情回应形成了多回合博弈,“回应—演化—新回应—再演化”成为常态。

进一步讲,回应不仅意味着政法机关要对公众提出的诉求作出及时应答,还包括采取积极措施来解决实体问题。数据显示,60%的舆情事件在回应后得到解决,另有40%的事件出现“烂尾”迹象,如迟夙生律师维权事件中,尽管相关部门舆情应对果断有力,但后续处置结果迟迟未公布,遭遇公众追问。这种“回应率高、处置乏力”,“解释”层面与“解决”层面脱节成为舆情回应中的突出问题。

2. 近半数舆情事件系自查自纠涉事方、责任方、回应方三者关系难厘清

面对舆情,49.3%的回应由涉事部门主导,24.0%的舆情回应由上级主管部门主导,13.3%成立了多部门联合调查组。目前政法机关舆情回应工作中,涉事主体、责任主体、回应主体高度重叠。正因如此,在面对舆论质疑时,涉事主体、责任主体与回应主体的单一性,使其很难做到实事求是。即使涉事部门在处置中秉持了绝对的公正,也难以撇清瓜田李下的嫌疑,易陷入“塔西佗陷阱”。

上半年,发生了多起网民辱骂警察被拘事件,在这些事件中,警察既是涉事主体,又是回应主体,事发后,大量网民对警方的处置结果存疑。鉴于此,政法机关还需进一步明确涉事主体、责任主体与回应主体在舆情回应中的职责定位与协同关系,避免自证清白的尴尬局面出现。

3. 有速度、有态度成为普遍共识

从回应速度上看,在涉事机关作出回应的事件中,12小时内回应的占比为35.1%,12-24小时回应的占比为31.1%,即在事发当天作出回应的占比达66.2%。官方处置突发事件有“黄金24小时”之说,在2017年上半年,大量政法机关践行了此条规律。

从回应态度来看,77.3%的涉事机关采取了积极应对策略,仅有2.7%的涉事机关采取故意遮掩、强硬抵制的态度。可以看出,多数政法机关在舆情事件中积极沟通、疏导民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众的信息需求。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信息传播和舆情发酵的速度、广度和烈度空前提高,互动性增强,对政法机关舆情回应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掌握信息发布的节奏,并恰到好处的回应舆论关切,仍是需要不断研究的现实课题。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