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舆情频道> 涉闽舆情 > 正文

福州一些商贩用工业盐兑水 助蛤蜊吐沙

2017-05-26 09:21:26 江方方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福州水产市场普遍使用“海水晶”

东南网5月26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江方方/文 林丹/图)

关注理由

细心的市民可能会发现,市场上现在卖的花蛤越来越干净。有市民报料称,这是因为商贩用了一种名为“海水晶”的东西帮花蛤吐沙。由于天然海水取水麻烦,用“海水晶”和自来水勾兑成的人工海水受到了水产市场商贩的喜爱。省海洋渔业专家表示,“海水晶”直接食用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正常浸泡海产品对人体不会有影响,但若长期浸泡,一些有害物质可能会进入海鲜体内无法排出。

市民发现 市场的花蛤越来越干净

“以前花蛤老是吐不净沙子,可现在从市场上买的花蛤几乎每个都干干净净的。”这几天,家住福州铜盘路的任依姐报料称,蛤蜊变干净了,是商贩们在水中添加了一种叫“海水晶”的产品。

任依姐称,“海水晶”是一种工业用盐,从海水中提取了盐分后,添加了一定化学物质制作而成。这种产品食用后,会产生腹泻、头晕等不良反应。花蛤对福州来说,几乎成了特色菜的代名词。任依姐担心市民的饮食安全受到影响。

记者走访商贩们都用“海水晶”

昨日一早,记者来到福州鼓楼区白龙支路上的农贸市场。在一处卖花蛤和蛏等海产品的摊位前,花蛤一个个全张着口喷着水柱。“你的花蛤咋能吐沙吐得这么干净?”在记者的询问下,女商贩说,她用一种“海盐”来帮助花蛤吐沙。

随后,记者来到旁边一个海产品摊贩前询问是否有“海盐”,其从身后地上拿出了两袋。记者看到,“海盐”的包装袋上写着“高级海水晶”,配料表上标着原料为氯化钠、硫酸镁、碳酸氢钠等,还标注“不得食用”。记者买了两斤花蛤,商贩就随手抓了一把“海盐”撒进花蛤中。

该商贩说,现在市场上卖蛤蜊的基本都用“海水晶”兑成人工海水,“花蛤一直泡在人工海水里,不就吐干净了吗?”记者随后又找到了几家卖海螺、螃蟹的商贩,了解到他们都有“海水晶”。

记者揭秘 1公斤1元,倒水里就行

昨日上午,根据“海水晶”的包装,记者联系到了江西的生产商。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海水晶”都是1公斤装,批发价1元1袋。“‘海水晶’是从海水里提炼出来的,来买的人不仅有水产市场的商贩,还有饭店的人。省去运送天然海水的麻烦和成本。”

“直接把‘海水晶’倒在自来水里就行了。”该销售人员说,最好同时花二三十元钱买一个盐度计观测盐度。一般泡蛤蜊的水盐度达到17到18度就行了,海螺要23度左右,螃蟹24到25度。“‘海水晶’溶于水后晾一到两个小时就行,不晾也不要紧。水产商贩一般都没时间晾,直接兑出来就用”。

专家解释“海水晶”含有重金属

记者联系了福州一家“海水晶”生产企业。其销售经理告诉记者,“海水晶”主要是通过对海水或卤水进行蒸发、离心、浓缩等一系列过程而生产出来的。

“海水晶”兑成的人工海水,安全吗?记者就此采访了福州多位专家。“首先,海水晶不能直接食用。”省海洋与渔业局的一名专家告诉记者,“海水晶”是一种工业用盐。由于“海水晶”的价格比食用盐低,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用“海水晶”假冒食盐的案例。与食用盐相比,“海水晶”等工业盐含有氟、铅、砷、钡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常吃“海水晶”会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还会出现重金属中毒的症状。

“如果不直接食用,而是兑成人工海水来使用,从目前来看尚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明显的危害。”但该专家担心,一些规模较小的加工企业在加工“海水晶”时,对一些化学物质提取不彻底,导致一些有害物质的含量过高,再经过商贩的长期浸泡,这些物质会进入海鲜体内无法排出。此外,由于目前“海水晶”尚无国家标准可执行,出现问题,责任难以认定。

该专家建议,商贩应选购大工厂的“海水晶”产品,而市民购买海产品回家后应该多加冲洗。

□链接

用了“海水晶”海鲜变“生猛”

近期,有外省媒体报道,市场上的海鲜泡了“海水晶”后变得活跃起来,大有“起死回生”的神奇效果。有消费者在购买时看着螃蟹十分生猛、新鲜便欣然选购,但回到家把螃蟹蒸熟后,发现口感很咸,比一般的加盐的螃蟹还要咸。据报道,往水里加入“海水晶”能使海鲜多活三四天,甚至能够多活一周左右,功效十分强大。

对于“海水晶”包装上印的“非食用”字样,长沙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非食用物质不能等同于有毒有害物质。就像海水属于非食用物质,但里面生长的海鲜是可以食用的。同时,因为“海水晶”的成分与食用盐类似,也发生过“海水晶”冒称食用盐的案例,因此厂家标示“非食用”也是提醒消费者不能作为食盐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