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舆情频道> 舆情播报 > 正文

从“五一”出行数据统计看“90后”生存现状

2017-05-05 10:38:17 侯鑫淼 刘思杙 叶德恒 梅杰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北上深仍“难以逃离”

“五一”来临,人们对于旅游的欲望更加强烈,各地也将迎来上半年新一轮出游高峰。同程旅游日前发布的《2017“五一”假期居民旅游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五一”期间景区及周边游出游人数预计将达清明小长假的2.63倍,国内游、出境游等人数相比清明节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与此同时,各种“说走就走”的“五一”攻略更是层出不穷。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对近两周社交媒体关于五一出行攻略的统计中发现,微信逐渐成为“五一”旅游攻略发布的主阵地,新媒体借势“五一”传播凶猛。

然而,对于多数在北上广深打拼的青年人来说,“说走就走”越来越成为一种奢望,时间不够,金钱不足,脱不开身,既是现实,也是借口。据百度指数最近一个月的搜索热度显示,北上广深地区对于“说走就走的旅行”搜索热情最为高涨,出游意愿也最为强烈。值得关注的是,高德地图4月25日发布的《2017年五一出行预测报告》显示,预计五一期间加班较多的城市前三名分别为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这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一线城市五一假期仍“难以逃离”。

鸡汤中的焦虑

也许正是因为大部分人都不能够说走就走,所以才有“说走就走”这句与沉默的大多数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的口号。2015年4月,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爆红网络,说走就走的选择瞬间引起无数网友响应。“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更是一度成为大批“90后”所坚持的旅游和价值观。

百度指数显示,自2015年4月以来,关于“说走就走的旅行”搜索高峰期均出现在“五一”、“十一”和暑假,大众在节假日对于“说走就走”的意愿最为强烈。人们开始热衷于在网络平台、社交媒体浏览心灵鸡汤、搜索旅游攻略等等。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近两年关于“说走就走”的公众号文章统计发现,仅带有“说走就走的旅行”内容的“10万 ”文章就超过1000篇,其中“鸡汤文”更是超过70%,攻略类文章超过20%。

一篇篇“说走就走的旅行”爆款“鸡汤文”的产生,恰合时宜的满足了当下人们对于出游的心理需求。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巴纳姆效应”,指的是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相信并愿意认为反映了自己的真实面貌。鸡汤文中对于这种“说走就走旅行”笼统而又模糊的描述,大大缓解当下青年的焦虑。

说走不能走

蜂窝旅行网在《“90后”旅行方式研究报告2017》中,将“90后”定义为“浪一代”。75%的“90后”对旅行次数不满意,要么没钱,要么没假。“90后”对于旅行的心理期待值是1年3次,但报告数据显示,因为没钱和没假,他们实际仅平均出行1.6次。

《“90后”基层白领就业报告》显示,北京地区“90后”白领的平均月薪为5570元,略低于上海,居全国第二。网易家居曾算过一笔账,各项开销取较低水平(单位:元):房租1000,通讯100,气、电、网费共记200,交通300,吃600,合计2200。以此标准生活,每月仅结余3570元,而不定期的服装购买、医疗开支更可能随时榨干所剩不多的余额。而旅行支出方面,据《互联网下的“90后”旅游消费报告》显示,“90后”单次旅游消费在1500元以下的占51%,1500元-3000元的在28%,高于3000元的占21%。虽然90后的“月光族”屡见不鲜,但微薄的积蓄,仍然难以独立支撑远行的开销。

  数据来源:淘宝旅行《互联网下的“90后”旅游消费报告》

当“90后”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遇到工作责任、经济压力,让说走就走成为了一个始终未曾实现的愿望,求而不得。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言:“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而不在锁链之中”,这如同一种在多元文化语境下,个体感性与社会价值的相互冲撞。说走却不能走的背后,折射了“90后”焦虑的社会心态。

“空巢青年”不想走

相对于想走不能走的青年群体的焦虑,最近,一篇《我国空巢青年已达2000万 一线城市成单身人群聚集地》的报道,让宅在出租屋里的“空巢青年”走进公众视野,引发网络热议。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超过5800万人过着“一个人的生活”,独居青年(20至39岁)达2000万,单身人群最多的城市里北上广深名列其中。

“好奇心日报”2016年8月在对“空巢青年”的生活调查中是这样描述的:“二三十岁,大学及以上毕业,在一线城市拥有一份收入中不溜的体面工作,住18平米月租三四千的一室户或群租房隔间,唯一熟悉的室友是自己养的猫/狗。”“空巢青年”除工作外,生活中更多的是在出租房里上网、玩手机和一个人吃饭。他们更愿意在美食、服饰、数码产品等方面上花钱,而不愿在出游和社交上浪费时间。

相关调查显示,“空巢青年”的出行习惯就是不出行,将自己封闭起来。有些还很享受自己的状态,并乐在其中。在北京独居2年的“90后”叶先生表示,其实,“空巢青年”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正如同日本漫画家高木直子在《一个人住的第五年》中描述的场景那样,一个人去医院看医生,一个人在家喝啤酒,一个人去超市购物还要货比三家,一个人在家看了恐怖片而害怕的睡不着觉。一个人的生活,有些自由随性却又有些苦恼,但久而久之,自己也就慢慢习惯了。

空巢正逐渐成为北上广青年的一种生活状态,加上社交媒体的悲观渲染,使得关于“空巢青年”的悲观情绪迅速发酵。有专家表示,所谓的“空巢青年”未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是一种社会心态,更多的是青年群体在浮躁的社会情绪中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自嘲。知乎上关于“如何看待'空巢青年‘”的提问里,在千篇一律“自怜”的悲情论调中,有网友表示:“我一直将自己看作是在大城市的战斗者。”

《人民日报》评论指出,“'空巢青年’是个伪命题,人不应该因其物质条件被固化为某个群体,换个角度看问题结论或许会大不同。”如果说“空巢老人”是一种被动选择的无奈,“空巢青年”则更多的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状态。“空巢”并不可怕,“说走不能走”也并不丢人,可怕的是一颗连走都不愿走出去的心。

把旅游变成行动,哪怕是一场“穷游”

曾有学者就旅行对人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长期旅行的人倾向于拥有更高的开放度和更稳定的情绪。对于经济基础尚不稳定的“90后”来说,“穷游”成为年轻人越来越崇尚的旅行方式。在核心受众群为一二线城市白领青年和大学生的豆瓣平台中,与“旅行”有关的小组超过13000个,其中旅行第一大组“穷游天下”,关注人群更是高达百万。

活跃于年轻用户的脱口秀节目《奇葩说》中有一期关于“穷游是否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的讨论,有位嘉宾说了一段让人深深触动的回答:“你错过那个时间点,这件事情就不那么感人了。多年以后,亚马逊河的星空我也看到了,可是我已经不是在我最想看到的那个年纪看到了,我已经错过了,那个年纪回不来了。”

把旅游变成行动,哪怕是一场“穷游”。对于在北上广打拼的年轻人来说,旅行不是逃离,“说走就走”不是逃避,而是在风景中感受更多的互动场景,感知更多的社会聚集之后,再收拾好自己的心情,重新回到位置上拼搏奋斗。现代青年的群体性焦虑也未尝不可以成为推动青年前行的动力。就如哲学家克尔凯郭尔那句著名的存在主义式断言一般:“焦虑是对自由的迷茫。”“或许有一天,你会惊讶地发现,曾经以为难以忍受的'苟且',会赫然变换成诗和梦中的远方田野。”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