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舆情频道 > 东南舆评 > 正文

电商经济,更需要诚信

2025-11-14 18:07:45 作者: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揭晓经   我来说两句

光明网评论员:近期,一些消费者发现,所购衣服被挂上了巨型吊牌,赫然写着“拆除不退不换”的大字。据报道,这是商家为应对恶意退货而设计的商品标识,大多采用A4纸规格的偏硬材料制作,通过尺寸与材质增加穿着不适感,降低消费者穿着外出后申请退货的概率。更为硬核者,在羽绒服拉链上挂一把显眼的密码锁,消费者确认收货后,商家才会告知密码解锁。

不少消费者表示理解,区分正常退货与“蹭穿”退货,对商家和消费者而言都是有益的。近年来,电商平台服饰退货率居高不下。有报告显示,各电商平台女装退货率普遍在50%~60%之间,男装退货率则在30%~40%之间。更令人担忧的是,2025年这一数据普遍飙升10%,部分商家退货率高达75% ,而在2019年时通常不会超过30%。

消费者“十买九退”现状的背后,有“货不对板”“尺码偏差”“效果不佳”等线上购物痛点,但也存在一些消费者借“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的规则之便,行“薅羊毛”之实。甚至在社交媒体上,有不少人分享完好无损地拆装吊牌的小技巧。一些消费者抱着“穿一次拍个照就退”的心态下单,将电商服务视为无偿的穿搭资源库。这种行为的蔓延,不仅推高了行业运营成本,更破坏了买卖双方的信任基础。

有统计显示,每一件被退回的服装,都会产生约20至32元的综合成本——包括运费、包装、折旧、仓储及人工处理费用。这些因高退货率产生的额外开支,最终会通过提高售价的方式转嫁给所有消费者。于是,整个市场陷入“售价提高—性价比降低—退货率攀升”的恶性循环。在这场买卖双方零和博弈的游戏中,其实没有真正的赢家。

这场博弈,展现出当前电商平台上商家与消费者之间信任的张力。“信用”二字,也应拥有更重的分量。通过建立更精细化的信用评价机制,让合理退货成为消费者的正当权利,让恶意退货在信用记录中留痕;推动电商平台建立退货分类标准,区分真实退货需求与“蹭穿”行为;鼓励商家通过提升商品展示的真实性、优化尺码推荐算法,从源头上降低退货需求——这些都是构建健康消费生态的可能路径。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互联网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当技术驱动的便捷性达到一定程度后,诚信便成为决定商业模式能否持续的核心要素。未来的电商经济,理应形成互信、共赢的消费局面。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专题推荐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