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舆情频道 > 东南舆评 > 正文

山寨订票App的陷阱,该如何填平

2025-10-11 16:50:46 作者:陈广江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揭晓经   我来说两句

据新华社消息,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旅客出行需求旺盛。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山寨订票软件近期“活跃”起来——它们与官方平台界面、标志相似,却暗中收取额外服务费,强制捆绑销售保险;一些软件存在无法出票、退款难等风险,让旅客蒙受经济损失。专家指出,这些乱象不仅会损害旅客的切身利益,还会埋下法律风险隐患。

山寨订票App之所以能兴风作浪,与其“高仿”的外表密不可分。一些软件在应用商店中排名靠前,标志与“铁路12306”几乎一模一样,普通用户难以分辨。不少老年人成为主要受害群体,他们在不熟悉操作的情况下,极易误点下载,陷入“李鬼”设下的圈套。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陷阱更是层层浮现。有的软件强制观看长达30秒广告,关闭按钮却几乎隐形;有的在支付环节“悄悄”勾选“优选座位”“极速出票”等付费服务,让消费者在不知情中多付钱;更有甚者,直接将保险等服务纳入“一口价”,且无法取消。这些套路不仅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还涉嫌违法。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软件根本无法出票。旅客付款后迟迟收不到票,所谓的“客服”则以“票源紧张”为由催促继续支付,甚至利用用户填写的银行卡信息实施盗刷。个人信息如手机号、行程等也被泄露,后续诈骗风险陡增。

“李鬼”订票软件大行其道,反映出一些网络平台和应用商店在审核与管理上的失守。它们为山寨App提供了生存土壤,甚至纵容其刷评分、刷评论,误导更多用户下载。这种“重上架、轻监管”的做法,实际上是对不法行为的变相鼓励。

要填平山寨App的陷阱,作为“第一道关口”的应用商店,必须压实主体责任,建立严格的准入审核与动态巡查机制。对于票务类App,应实行实名备案与实质审查,并运用技术手段对仿冒应用进行识别拦截。应用商店和下载平台不能止于被动下架,更要主动排查、定期清理,对纵容山寨软件上架的行为追究相应责任。唯有筑牢源头防线,才能从根本上挤压山寨软件的生存空间。

同时,执法部门也要重拳出击。山寨App背后往往已形成灰色产业链,涉及仿冒、欺诈、非法经营等多种违法犯罪行为。市场监管、网信、公安等部门应建立联动机制,实现线索互通,提高打击效率与震慑力。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团伙,必须依法严惩,绝不姑息。

净化购票环境,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责任问题。制度、监管、平台、用户,缺一不可。唯有形成治理合力,构建长效机制,才能真正斩断山寨软件的生存之路,让每一位旅客的出行之路安心、顺畅。(陈广江)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