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舆情频道 > 案例分析 > 正文

“云投喂”流浪动物,到底靠谱吗

2025-09-28 17:05:18 作者:金宇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揭晓经   我来说两句

作者:金宇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部分电商平台上存在大量以“××救助组织”为名的店铺,首页配以形容凄惨的流浪猫狗图片和煽情文字。这些店铺出售的商品并非实物,而是名称为“流浪动物口粮”等虚拟商品——消费者下单后,由商家对流浪猫狗进行投喂,即“云投喂”。

不少网友通过这种“云投喂”的形式,在线观察流浪动物,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互动乐趣的同时,也为流浪动物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而电商平台和相关商家再则开辟了一个新的商业赛道。这样看上去,似乎是个“双赢”的局面。不过,这类商业模式虽然披着温情脉脉的外衣,但在社会公益与商业利益之间的边界却并不清晰,也因此包含不少隐忧与问题。

首先,在消费者下单后,有不少商家拿不出投喂证明,也没有给消费者及时反馈,甚至一些店铺在经营一段时间后就悄悄注销,这些操作不能不让用户产生怀疑——自己付出的爱心到底去了哪里?

根据媒体的报道,一份虚拟商品的价格多在1元至20元之间。看上去“云投喂”的成本虽然不是很大,但应当注意到,不少店铺的月销量惊人,达到10W+的也不在少数,如果累积起来,涉及金额实在不是小数。如果商家确系虚假宣传,那就不可能靠简单的注销来脱责。

问题在于,如果真有消费者上当受骗,想要维权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这也正是个别不良商家敢于铤而走险的原因。对此,平台不能袖手旁观,应当及时关注消费者投诉举报,对异常店铺进行审核或下架处理。同时,对于“云投喂”商家,也应当设置一定的入驻审核与反馈机制,因为其本质已经属于慈善行为,理应对发起者进行资质审核。在电商品类越来越丰富,尤其是虚拟商品交易的案例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平台应当有更精细化的监管。

另一个问题是,“云投喂”还有可能极大地影响城市生态。如果商铺不再运营,那么那些之前被“云投喂”的流浪动物该怎么办?要求爱心人士主动站出来承担起照顾流浪动物的责任,无异于一种变相的道德绑架,在现实生活中也并不具有可行性。

由此造成的一种后果可能就是流浪动物出现“失控”,不仅有可能威胁到城市脆弱的生物多样性,还有可能因为大量聚集而干扰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事实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共有区域的用途变更和公共资源的使用应当充分协商,确保不损害业主的共同利益。那么从根本上来说,“云投喂”这个商业模式如果设置在城市内,本身就应该得到更多居民的认可。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云投喂”仍然处于监管的盲区。

“云投喂”模式体现了人类对动物关怀的情感诉求,这其实是一件好事。但在温情之外,更应理性看待这一商业模式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总而言之,只有在完善监管机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科技救助与生态保护的双赢。(金宇)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