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能否吃泡面?全民交通工具慎有“洁癖”
2025-07-28 11:42:15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王倩倩 我来说两句 |
作者:夏研 这两天,高铁上能不能吃泡面的话题再次引发关注,该话题一度冲上热搜榜单。有网友晒出高铁车厢里的提醒,让乘客不要吃榴莲、方便面这类气味重的食品。消息一出,网友“炸开了锅”,各种观点吵得不可开交。 争议的焦点自然是方便面,这个几乎成了火车意象之一的食物。关于“高铁禁吃泡面”的问题,支持者认为,方便面确实味道大,为避免影响其他乘客,应当自觉禁食;反对者则认为,高铁餐食价格不便宜又难吃,吃泡面很方便,而且也是个人权利。 其实,单从气味来说,禁止方便面的理由并不充分,因为高铁餐食同样有味道。即便有论者以为高铁餐食的气味不如方便面“浓烈”,但这恐怕也拿不出多少量化的论据;即便拿出量化论据,也很难成为“针对方便面”的理由——难道人对气味的忍受极限就到方便面了?高铁餐食就能忍,方便面就不行? 平心而论,方便面等当然会产生强烈的气味,反感者当然有之,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控制气味,确实也是一种共识。比如最近几年,不少城市的地铁都开始发布“禁食令”,理由之一也是食物有气味。作为一种文明的标记,这本身没有问题。 但高铁又比较特殊,这是一种长途交通工具,乘客会在上面停留数小时,远远超过地铁乘坐时长。这时候如果再对气味严加管控,有些“洁癖”,多少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味了。气味是难忍,饿肚子就好忍吗?一场长途旅行,想吃一点热乎的再正常不过,相比于饮食需求,气味的优先级其实应当有所退让。 与此同时,像方便面这种廉价的、平民的饮食,也不应被草率禁止。就在今天,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高铁、民航成为快速出行的首选,2024年动车组旅客发送量32.72亿人次,高铁事实上成了一种全民交通工具。 既然是全民交通工具,那么必然要接纳各个收入水平的乘客。相比于高铁餐食,或其他各种“精致”的餐饮,方便面味道可能确实呛人一点,但它恐怕仍是最便宜的那个,它的性价比无可比拟。人们应当尊重这种现实,不能轻易抬高文明的“身价”,剥夺“10元管饱”这种简单的诉求。 当然,从目前看,铁路部门对方便面等食物的限制还没有落到现实中。比如当有记者询问此事,12306上海客服人员表示:“我们没有什么要求,也没有规定不允许在车上吃(泡面),如果旅客想吃,没有额外限制。”这种态度是务实的,哪怕有倡议,也不意味着就要强制性执行。更何况,这种倡议终究无法摆脱是为自家高铁餐食促销的审视,所以对此更应当审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绿皮火车时代,泡面、火腿肠乃至瓜子都是人们的一种共同记忆。仔细想想,人们怀念的或许不是泡面,而是一种松弛,是长途旅行中允许人们想尽办法来填饱肚子、缓解疲劳的氛围。 当然,站在文明的角度这不够“雅致”“整洁”,但人们应当明白,面向所有人的交通工具,必须照顾全社会的收入水位。而这,何尝不是一种“以人为本”呢?(夏研)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