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舆情频道 > 焦点 > 正文

福建莆田结合实际打造特色亮点,探索多项食品安全治理机制创新

2022-03-15 10:22:24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揭晓经   我来说两句

福建治理餐桌污染20周年巡礼 

——福建莆田多举措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福建作为全国第一个开展全面“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的省份,20年来已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连年作为各级政府致力打造的为民办实事项目。近年来,福建省莆田市以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为契机,将治理“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力推进,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全过程监管,加快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确保食品安全。2016年以来,莆田市以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积极推行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互联网+明厨亮灶、食盐追溯“12345工作法”等创新做法,促进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近日,福建治理餐桌污染二十周年系列报道小组一行走进莆田,深入基层和企业等相关场所,了解该市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上的新作为、新突破、新亮点。 

率先开展食安网格化管理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 

“食品经营商户是否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是否将许可证粘贴于明显处、证件是否处于有效期、直接接触入口人员是否有健康证、健康证是否在有效期内等。”这是荔城区北高镇竹庄三的网格员日常对村居店铺进行巡查工作内容之一。


荔城区优秀网格员翁海英在巡查中。受访者供图 

作为荔城区优秀网格员,翁海英在巡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商铺存在健康证过期、食品经营许可证过期等问题,她都会劝导店家尽快办理健康证、更换食品经营许可证等,维护安全有序的市场经营环境。她还定期为群众进行蔬菜农残速测检验,确保群众的饮食安全。这些看似小事,但只要是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翁海英来说就是大事。 

走访中,记者发现在荔城区综治(网格)中心和莆田市“综治+”社会治理网格化平台上,多达十几个部门的执法联动工作事项都被纳入其中。“在市场监管网格化入格事项里,就有无照经营、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电梯安全问题四大工作事项,具体内容非常细致。”荔城区综治(网格)中心负责人林水阴介绍到。 

目前,莆田全市网格员有2701名,他们日常巡查使用4G无线信息采集终端对食品主体进行动态信息采集、上传,实现食品安全高效、精准监管。据悉,在2019年第二届“推进机制活、建设新福建”全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莆田市场监督管理局选送的案例“创建‘1+1+N’食品安全治理机制”荣获一等奖。莆田市在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过程中,开展的“一网一试行N示范”食品安全治理机制创新中的“一网”,即在全省率先推行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 

截至目前,莆田全市已实现食品网格化监管全覆盖,村居覆盖率85%。2021年以来,全市网格员在对食品经营主体检查中,共采集有效信息3.4万多条,督促整改问题32000多个,据此查处食品案件436起。 

走进荔城区阔口社区“党建+”邻里中心一楼便民服务大厅,便可以看到专职工作人员为社区群众提供市场监管相关工作事项咨询服务,柜台上摆放着有关便民服务事项清单,同时配置了惠民宝政务自助机、莆田e政务自助机等自助服务机,可进行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息查询。据介绍,“荔城阔口社区“党建+”邻里中心的市场监管工作协同,是莆田市荔城区提出的深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1+3+N’模式中‘N’的一个缩影,是在原有工作模式基础上进行的整合与升级。” 


二楼的显眼位置,摆放着“市场监管党员工作站”的牌匾。王述明摄 

深入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食安赋能校园安全 

记者在莆田第五中学的学生食堂后厨看到,厨房干净整齐,厨具都按照生熟荤素不同功能有序归置,墙壁上有醒目的管理标语:“工具不回家,我就不回家。”要求做到“4D”,即“整理到位,责任到位,培训到位,执行到位”…… 

这一切,都在分布于烹调区、切配区、洗消区、粗加工区的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下。在城厢区智慧食安监管信息中心的监控大屏幕上,监管人员可以随时操作监控视频,学校食堂后厨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 


莆田五中食堂主管吴荣华老师介绍食堂管理情况。王述明摄 

据了解,这套智慧食安监管平台,引入了AI抓拍技术,对后厨操作人员的穿衣戴帽、佩戴口罩等情况进行自动抓拍,出现违规问题可第一时间通过平台及短信进行预警提醒。除了监管部门能看到后厨发生的一切,社会公众也可以见证“明厨亮灶”,解决了家长关注关心学校饮食安全的疑惑。在手机“智慧食安城厢”小程序上可以查看实现明厨亮灶的学校食堂和社会餐饮企业信息,包括企业资质证件、后厨操作人员的健康证等。当然,最重要的是也可以看到后厨的实时监控画面。 

位于城厢区的希尔顿逸林酒店也纳入了“明厨亮灶”智慧平台监管,营运经理郑仁富告诉记者,“这个平台非常好,真诚欢迎公众的监督,我们非常愿意展示我们酒店高标准的食品安全卫生情况。我们还在客户就餐区主动设置了后厨实时监控展示屏,客户可以直接看到我们后厨的卫生情况。”


城厢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总监陈军峰介绍智慧食安监管平台亮点。王述明摄 

城厢区是莆田市第一个建成使用“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系统的城区,截止目前,市级“明厨亮灶”协同智慧监管平台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全市7个县(区)级“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系统陆续建设完成,逐步实现全市学校食堂、大型及以上酒店、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养老机构食堂等重点敏感餐饮服务单位全覆盖接入智慧平台监管。 

“目前,全市“明厨亮灶”覆盖率为55.4%,有力保障餐饮消费知情权,不断释放餐饮消费监督权,促进餐饮质量卫生不断提升。”莆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科长林德辉认为,由于餐饮消费信息的不对称,消费知情权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导致餐饮服务消费纠纷和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而“明厨亮灶”的建设是保障餐饮消费知情权重要举措。 

创新推行“12345工作法”食盐追溯管理显规范 

根据国家食盐管理相关法规,食盐零售终端进盐时要索取有效票据,记者跟随市场监管局食盐科工作人员前来一家民生超市了解情况。据福建省莆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莆田盐业公司)城厢分公司经理陈晶介绍说,每天配送商都会把商超零售商的进货信息及时发送给我们,我们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开电子发票到零售终端。他拿出手机向记者出示了收到的配送信息表,这些表格由下游的配送商每天汇总发送给莆田盐业公司。 

“今年1月份全市出票3000多张,往年每个月平均是700多张的样子。这一切得益于莆田市市场监管局食盐科出台的一系列‘给力’举措,我们一直积极配合相关工作的推进。”莆田盐业公司盐政科科长林明娟说。 



超市管理人员向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出示进盐电子发票。王述明摄 

去年以来,莆田市市场监管局食盐监管科科长许玉芳通过深入一线调研,发现在日常检查监管中食盐票据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杂乱无”,有手写的收款收据,有随时可填写的送货单,还有无任何票据的。二是“查后补”,待监管人员检查时,才向进货上家临时补开票据。三是“不一样”,跨省食盐批发企业和本地食盐批发企业开具的票据不一样,经营跨省食盐商户意见较大,要求统一检查标准。” 

许玉芳科长表示,工作的难点在于食盐零售终端数量众多,参差不齐,负责人员构成较为复杂。如何让他们形成进盐索票的意识和习惯,在食盐追溯管理规范工作上如何理顺零售终端、配送商、盐业公司的关系,让他们顺利形成闭环流转,是破题的关键。 

“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在规范食盐追溯管理上,许玉芳针对性地提出并推行“12345工作法”,即梳理一遍责任清单(明确零售终端、配送商、盐业公司以及辖区市场监管人员的责任)、建立两本监管台账(食盐定点批发企业签订的配送商名册台账和配送商配送到零售终端明细台账)、组织三轮推进动作(组织零售终端双随机抽查、组织莆田盐业公司60家配送商集体约谈会、组织跨省经营企业的6家配送商集体约谈会)、拟制四种普法宣传(针对零售端、配送商、定点批发企业、市场监管人员定制宣传单页)、创新五种监管机制,推进“票达终端、随货提供、杜绝转卖转批”目标,这一创新性做法将有效规范食盐追溯管理工作。随着“12345工作法”的有效推行,食盐追溯管理工作将会取得明显成效,每个月零售终端开票数将会达到6000张以上。 

莆田市通勤贸易有限公司是城厢区规模较大的食盐配送商,记者看到仓库食盐区整齐堆放着大量的待配送产品,这些产品都是来自莆田盐业公司。“市局食盐科找我们开了会,提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我们的责任。我们现在操作很规范,每天都向盐业公司准时汇总推送配送信息。”该公司总经理许志通说。 

2016年,莆田市被列入国务院食安办“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城市”。六年来,莆田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主线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力争在今年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验收年取得好成绩。“去年以来,我们在完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规定动作’的同时,结合莆田实际打造特色亮点,开展了多项食品安全治理机制创新。”莆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总监林群芬表示,莆田市在“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上探索了一些思路和做法,我们将全力以赴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更细更实。(王述明康伟强)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