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播报 > 正文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地严查学区房炒作行为

2021-07-01 09:34:25 作者:许维娜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林锦星   我来说两句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font-size: 18px;">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地严查学区房炒作行为--经济·科技--人民网</span>

人民网北京6月30日电(许维娜)近年来,部分城市学区房的价格备受关注。人民网财经梳理发现,两个月来,全国多地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重拳整治以学区房名义炒作房价的行为,促进了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对此,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琳华指出,以学区房概念为先导的房价炒作具有一定的经济风险。“同时,基础教育事关公平与国家长远发展,不应该成为炒作对象,中央提出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切中时弊,对于遏制当前房地产结构性炒作具有积极意义。”他说。

“打击学区房炒作,是对‘房住不炒’最深入地贯彻。”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向人民网财经表示,学区房的炒作,既违背民生诉求,也不利于义务教育均等化,住房应回归居住属性与民生属性。

为构建健康有序的房地产交易秩序,着力解决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两个月来,广州市、成都市、石家庄市、南京市等多地展开行动治理房地产领域虚假违法广告,其中,以学区房的名义违规宣传和炒作房价成为整治重点。

人民网财经了解到,石家庄市已于2021年5月10日、11日下午,对全市13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广告经营单位等共计290人分期分批进行集中行政指导和相关法律培训。

据悉,本次培训针对房地产企业广告违法行为频发的现象,对房地产、中介机构、媒体等广告活动市场主体进行集中约谈指导和广告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学习,重点解决涉及学区房、投资升值等虚假违法广告宣传问题,减少房地产虚假违法广告频发乱象,规范石家庄市房地产广告市场经营行为。

5月17日,南京市房产局会同市教育局等部门,对全市房地产经纪机构开展专项检查。各区累计检查了房地产经纪机构191家,检查组随机抽查了17家房地产经纪机构门店,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以学区房名义宣传推广房源、是否存在以学区房名义炒作房价等问题。

5月19日,成都市教育局联合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学区房等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2021年5-6月,全市开展学区房等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

《通知》指出,专项整治的主要范围包括从事商品房销售及二手房买卖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房源信息发布平台、网络媒体等市场主体的以下三种行为:以广告或其他形式的宣传明示或者暗示购买者可以签约入读、划片入读特定中小学的;在广告或其他形式的宣传中使用学位房、学区房、学府房、名校配套等引发购房者对特定中小学入学资格产生误解的;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承诺特定中小学入学资格的。

5月24日,广州市教育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房地产配套教育设施广告宣传的意见》的通知,对教育资源无中生有、夸大事实、信息不完整、告知缺位等宣传现象进行依法查处,并提出规划阶段、建设过程、销售合同、销售过程等多方面监管,指出要依法依规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惩处,加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强化综合治理。

此外,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倪吉信也于近日表示,针对不少群众反映的一些楼盘以学区房的名义违规宣传和炒高房价等行为,目前省内已成立工作专班,对网络虚假宣传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治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房地产领域广告宣传等工作。

同时,另有专家指出,给学区房降温,除了加大整治力度外,还需要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通过多校划片等措施,淡化学区房概念,做到“让教育归教育,让房子归房子”。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