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播报 > 正文

网络抽奖五花八门,中奖之后要小心

2020-09-25 10:49:12 作者: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王倩倩   我来说两句

用优惠券作为奖品一抽即中,一些商家通过虚假抽奖推销伪劣产品

网络抽奖五花八门,中奖之后要小心

目前,在微信、支付宝、微博等网络平台上,有很多抽奖小程序和相关页面,通过抽奖可以获得一些商品的优惠券。但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一些所谓的抽奖不过是变相售卖营销,不少抽奖获得的优惠券购买的商品存在问题,引发消费者大量投诉。

谁都能中的“大奖”

“我差点就花380元买了一台价值2680元的扫地机器人。”近日,正在北京某高校读研二的林宁(化名)对记者说。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偶然的机会,林宁在某个微信小程序中发现了抽奖活动。出于好奇,她参与了抽奖。“抽奖显示一天有3次机会,第一次没有中,第二次就显示中了2300元的优惠券,可让我高兴坏了。”

获得2300元的优惠券,这令林宁有了消费的念头。她在手机上点击“立即使用”,随即弹出2680元购买某品牌扫地机器人的页面。使用2300元的优惠券后,只需要380元就能购买一台扫地机器人。

早前林宁就了解到,一般智能扫地机器人的价格都在1000元以上,品质较高的扫地机器人价格在3000元以上。想到家中总是要天天扫拖的瓷砖地面,380元购买一台原价2680元的机器人似乎占了大便宜,林宁怦然心动。

不过林宁也将信将疑,怎么自己有这么好的运气?于是,她让几位同学也尝试抽奖,结果大家齐齐中奖,均获得2300元的优惠券。看到这里,林宁明白了这种抽奖很可能就是一个陷阱,目的就是让消费者获得优惠券,购买这款产品。

记者也在林宁所发的微信小程序链接中尝试该抽奖,第一次显示没有抽中,第二次即显示“恭喜你,获得二等奖!获得智能AI扫地机2300元优惠券,限时领取。”和林宁的中奖情形完全一致。

跌入陷阱,消费者有苦难言

一位网友的遭遇和林宁颇为类似。在某微信抽奖小程序的页面上,该消费者进行了抽奖,之后弹出2600元的智能机器人优惠券,心动的消费者随即下单。

但商品寄来后,该消费者发现商品质量有问题,并非正品。通过优惠券购买的扫地机器人,在该品牌的官网上查不找到任何相关信息。随后,消费者拨打商家的售后电话,没有收到任何应答。

近日,家住北京市昌平区的黄女士,在抽奖程序中获得一张1800元化妆品的优惠券。付款后收到商品,黄女士才知道上当了。据黄女士称,该产品属于三无产品,没有厂名、厂址和联系方式,联系支付宝官方获得的答复是只能找商家。而在交易信息中,商家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及详细信息。

记者在投诉平台网站上看到,在支付宝里抽到一张扫地机器人优惠券,付款380元显示交易成功后只有一个顺丰快递单号,却查不到产品信息,打电话是机器人客服,退款没有入口……类似对抽奖优惠活动的投诉不胜枚举,商家不发货或者发货后消费者发觉是假货,以及商家宣称货到7天后不再退货等中奖陷阱,让消费者有苦难言。

维权不易,最好擦亮眼睛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晓明表示,家电、化妆品、养生用品等一直是假冒伪劣产品的重灾区。一些商家通过网络抽奖这一模式,以中奖、优惠券等诱导消费者购买此类商品,实质上是利用消费者贪便宜的心理,以巨大的价格差,诱导消费者为伪劣产品买单。

“如果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存疑,首先可以联系卖家,申请退换货;其次是打质量监督电话和消费者热线寻求正规渠道帮助。如果未果,又觉得自己损失较大的话,可以运用法律手段进一步维权。”王晓明说。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忠云对记者表示,目前,网络上各种抽奖平台五花八门,很多商家都以抽奖为名,让消费者获得所谓优惠券,引诱其购买假冒伪劣产品。如果消费者没有辨识能力,很容易上当受骗。而事后的维权周期往往比较长,如果损失金额不大的话,大部分消费者最终会放弃。

“考虑到后期的维权不易,消费者最好擦亮眼睛,一开始就不受诱惑,对这类网络平台小程序的抽奖活动保持谨慎态度。对于网络平台上名目繁多的抽奖活动,市场监管部门需要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予以规范。”陈忠云表示。记者 刘兵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