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舆情频道> 舆情播报 > 正文

专家解读北京重污染 15日上午空气质量逐渐转好

2018-11-15 09:51:22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林锦星   我来说两句

人民网北京11月14日电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叠加冬季采暖逐渐启动、排放量增加等因素,11月12日至15日,京津冀地区发生一次区域性重污染过程,北京市于13日8时启动进入秋冬季以来首次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对此次污染过程,人民网独家采访了清华大学教授、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北京市跟踪研究工作组组长王书肖。

王书肖对本次污染过程基本情况进行了解读,12日上午开始,河南省中北部和河北省南部多地污染迅速积累。中午左右,郑州、新乡、安阳和邢台等城市达到五级重度污染;下午,在高压系统后部作用下,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沿线石家庄、保定等地区升至五级重度污染水平。其中,北京受传输影响,污染浓度自南向北逐渐升高,以四级中度污染为主;入夜后,传输作用减弱,以本地污染积累为主,浓度维持在四级中度污染。

13日,在高压后部弱气压场持续控制下,京津冀区域受逆温、高湿、东南小风等不利条件影响,污染物进一步向燕山-太行山前汇聚。北京PM2.5浓度继续自南向北不断攀升,于13日11时达到五级重度污染,之后继续缓慢上升,19时达到峰值浓度243微克/立方米,全天为五级重度污染,部分站点达到六级严重污染。

14日白天,北京处于北部低压系统控制,在西北高东南低“簸箕形”地形影响下,区域污染在山前累积,同时,湿度进一步加大,本地排放和外来传输污染物二次转化活跃,预计白天空气质量维持在五重度-六级严重污染级别。

总体来看,这次区域过程,前期区域南部污染较重,中期太行山前石家庄-保定-北京一线浓度较高,后期北京成为区域污染辐合中心、污染较重。

硝酸盐占比高是PM2.5快速增长主要原因

对于污染成因,从气象条件看,受低压、逆温、静稳、高湿等因素影响,污染物易转化生成,不利于扩散。12-13日,北京市受高压后部弱气压场影响,以1-2级偏南风为主,平均相对湿度达80%。12日边界层高度800米左右,13日下压至500米,且边界层日变化不明显,垂直扩散条件差。13日早8时逆温层厚度400多米,逆温强度达5度。13日夜间-14日早上,京津冀地区出现区域性大雾,以静风为主,近地面逆温强度更高,相对湿度接近100%,利于前期积累污染物的二次生成转化。

从PM2.5组份看,硝酸盐占比最高,是PM2.5浓度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12-14日,随着污染程度逐渐增加,二次离子不断累积,城区站点PM2.5中SNA(硝酸盐、硫酸盐、铵盐之和)占比不断上升,有机物占比下降。12日、13日、14日(0~12时)PM2.5中硝酸盐占比分别为29.4%、36.3%、40.6%;SNA占比分别为49.8%、63.1%、81.7%。从组份可以看出,硝酸盐占比最高,主要与重型柴油车等污染源排放的氮氧化物有关,是PM2.5浓度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11月11-14日北京PM2.5组份变化图

从区域传输看,传输贡献约占四成,东南、西南传输通道均有输送。模型模拟结果显示,13日早8点前PM2.5主要来自北京本地源贡献(50%左右)与河北保定的传输贡献,兼有少量廊坊、河北南部的贡献;随后,白天本地源贡献小幅降低(至30%左右),来自河北南部、山东、河南等远距离的贡献开始逐渐增加;夜间,来自廊坊和沧州的贡献有所增加。总体来看,13日污染传输表现为西南短距离、长距离和东南传输通道叠加的特征,但以西南传输通道为主。综合来看,13日全天,本地贡献为58%,区域传输贡献42%。

15日上午空气质量逐渐转好

预计14日下午至夜间,北京市仍处于低压辐合带上,京津冀区域污染物继续自南向北在燕山山前汇聚,受多云天气影响,辐射较弱、中层温度较高,垂直对流仍受一定程度的抑制,预计北京市PM2.5浓度维持五级重度-六级严重污染水平。傍晚前后,近地面湿度增高,逆温增强,污染不易扩散,二次生成转化反应较强,同时叠加晚高峰排放影响,可能为本次过程污染最重时段。

15日凌晨开始,冷空气逐渐渗透,中层持续降温5℃,有小雨,污染逐渐开始缓解,上午随着冷空气主体南下和边界层抬升,地面转3-4级偏北风,预计空气质量逐渐转好。

从本次污染成因看,下一步,北京市应继续聚焦重型柴油车污染等管控,提升城市环境管理精细化管理水平,减少一次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等二次气态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建议在区域层面,坚持长期减排与短期应急相结合,在加快产业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转型的同时,加强空气重污染应急联防联控,标本兼治、平战结合,推进大气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