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清单”添整容,“一刀变美”成时尚。随着社会开放程度增加,越来越多家长对整容的接受度、认可度也不断提高。延续许久的大学生暑期整形热之下,把“做双眼皮”“垫鼻子”“瘦脸”作为高考奖励或择业准备的现象屡见不鲜。不过,适度和安全的整容,固然能为魅力加分、让形象出彩,但也切莫步入“颜值通吃”的思维误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应该说,大学生利用暑假扎堆整容,既有弥补个人容貌欠缺的现实需求,同时肯定也夹杂了诸多美容机构各种营销宣传的潜在诱导。故而,现实语境下,以貌取人的不良风气时有所现,颜值出众一点的人,将来在职场竞争等方面的机会优势可能更多一些,相信对于不少大学生来说,这就是其纷纷扎入整容潮的一种跟风和无奈之举。 新学期能靠整容逆风翻盘吗?在不同的阶段,对于大学生暑假整容的作用,的确也需区别看待。总体而言,有的同学整容是为了变得更自信,有的同学整容是为了找工作,还有的同学整容是为了追随偶像等。这当中,像高三毕业的准大学生,其选择在暑假整容,往往是考虑到时间充裕,也能比较好地恢复,而且大学里的同学基本不会知根知底,整容变得更漂亮后,见到新同学时也就更有自信了。但这并不是说,“颜值青睐”或“颜值厚待”会处处适用,甚而是无往不胜。 毋庸讳言,如果说大学生已成暑假整容主力军的话,那么毕业求职的大学生,则可称作是主力军中的主力军了。有些人认为,大学毕业生投递的简历往往成百上千,大都用活动能力强、实习经历出色和诚实守信等内容来自我包装和推荐。用人单位难以取舍之下,可能会采取“颜值策略”,对着照片来决定让谁获得面试机会。但事实又怎样呢?太多的过来人会告诉你:美丽外表可能是一把引人注意的利剑,却未必足以披荆斩棘,能带着你攻城拔寨、无坚不摧的,最终还得凭真才实学。 整容入“暑假清单”别轻信“颜值通吃”。即便是某些“颜值论英雄”的行业,比如影视演员、酒吧歌手等注重外貌的职业,所谓“小鲜肉”的称呼,本身就隐含了一种“内存不够、内涵待升”的意味。换言之,美丽英俊的外表,或许可算一张“门禁卡”,但在“刷脸”进门之后,真刀真枪的比拼绝不仅仅是“以色示人”。而且,“颜值”也是一把双刃剑:有些人看上去挺顺眼和养眼,一说话就很肤浅、没礼貌,反而让人大失所望;而真正有内涵的人,即使相貌不太出众,随之而增的印象分,则会大大抵消其外表因素的不利一面。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