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舆情频道> 舆情播报 > 正文

深圳楼市“21连降”后为何迎来调控加码?

2018-08-06 09:07:01 彭勇、王晓丹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林锦星   我来说两句

新华社深圳8月5日电 题:深圳楼市“21连降”后为何迎来调控加码?

新华社记者彭勇、王晓丹

新购住宅限售3年、商务公寓限售5年、离婚2年内申请贷款首付比例不低于70%……深圳楼市近日迎来新一轮调控。此前,深圳新建商品住房均价已经连续21个月下降,为何深圳楼市还要加码调控?

7月31日,深圳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自发布之日起,暂停企事业法人单位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供应用地上建设的商务公寓一律只租不售,个人、企事业单位新购买的商务公寓5年内限售;居民家庭新购买的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3年内限售。

此外,离婚2年内申请住房贷款,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七成;但离婚前无房无贷仍按三成执行,仅有一套房按五成执行,购房前2年内有两次及以上离婚记录按七成执行。

“这是一次调控政策的全面打补丁。”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说,新政用“靶向治疗”的修复策略,在2016年“限购”“限贷”政策的基础上增加“限售”“限离”“企业限购”等内容,封杀投机炒作的空间。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王锋表示,近期,深圳一些热点项目以公司名义购房的数量占到了房源总套数的20%以上,部分手握大量资金的买家通过注册公司摇号购房,对刚需形成挤压。为此,新政限制企业购房,有利于堵住漏洞,避免个人绕开限购政策进行炒房,也防止企业“与民争利”。

此外,深圳通过离婚买房降首付、增名额的现象越来越多。深圳中原地产董事总经理郑叔伦认为,新政进一步完善了差别化信贷政策,有利于遏制“假离婚、真炒房”现象,体现了满足刚需、抑制炒房的思路。

近两年来,深圳楼市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6年10月,深圳出台“深八条”政策,规定单身(含离异)限购一套住房,非深圳户籍家庭购房缴纳社保年限增加至五年,购买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提高至七成。今年3月,针对二手市场投机炒作,深圳市发布了“三价合一”政策,打击二手房“阴阳合同”和“偷税漏税”行为。

进入深度调整期的深圳楼市,房价暴涨现象得到遏制,二手市场乱象也初步得到治理。尽管市场基本平稳,但由于新房限价导致一二手房价格倒挂,投机因素令深圳楼市存在“虚火”,仍有房价上涨的动力。

最新数据显示,深圳7月份一手住宅成交均价为54142元/平方米,环比上升0.09%,终结了自2016年10月以来新房均价“21连降”的趋势;成交套数为3461套,创下近一年新高。此外,2017年深圳市产权两次转移时间不满3年的住房占二手房总成交量的46%,二手房炒作因素仍在。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调控政策的出台释放出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信号。短期来看,此次限售等调控措施会形成较强的震撼效应,减少购房者入市的意愿。从长期来看,新政有利于稳定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宋丁表示,深圳楼市以刚需和改善型人群为主导,而新政主要针对投机客,因此影响面有限,价格不会出现较大波动,市场将会进一步回归理性。

王锋表示,深圳出台此次新政也与近期中央精神相呼应,有利于抑制投机炒房,逐渐完善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而新政中关于企业限购和商务公寓限售的内容,有利于堵住社会资金炒作房地产,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并防止未来过度抛售可能导致的经济风险。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