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舆情频道> 舆情播报 > 正文

教育舆情:如果没有幼小衔接会如何

2018-01-09 11:05:47 朱继文 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图为北京市丰台第一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陈玉欣摄

绞尽脑汁的幼小衔接为啥家长不买账

今天大班刚刚召开完家长会,就听几个家长在楼道里大声地议论着,听声音还有些激动。我没有急着走上前,只在旁边听着,想了解一下家长的真实想法与困惑。

“我邻居的孩子没有上学前班,现在后悔得都快把后槽牙咬断了!小学老师经常把孩子留下来学汉语拼音,急得他妈妈总是掉眼泪。”

“幼儿园老师讲的我都认同,但现实情况怎能像老师讲的那样只关注孩子的能力发展,成绩现在不就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嘛!”

“我们班还找来了一个现在上二年级的学生‘现身说法’。看来幼儿园为打消我们家长的顾虑还真是想了不少的办法。但这孩子学习成绩那么好,真没有上过学前班吗?我表示怀疑。”

“人家孩子聪明呗!有的孩子就是学习的料,听说孩子的汉语拼音只学习两周。”

为什么我们绞尽脑汁做了那么多家长工作,自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付出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家长对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还有这么多的顾虑、不理解和不满意呢?这不禁引起了我对幼小衔接问题的反思。

我们经常讲的衔接是不是成人的过度放大和担忧?如果孩子从小班开始就逐渐培养能力,那么到大班还需要考虑衔接吗?对于孩子来讲是不是从出生起,能力的衔接就已经开始了呢?我们做幼儿教育是不是最终要消灭幼小衔接?我认为:教育是个整体,不需要衔接。

走过场的幼小衔接不能解决孩子的难题

许多家长在孩子上大班时才开始特别重视幼小衔接的事情,但我发现家长的重视基本都在知识习得上,如汉语拼音、思维课程……让孩子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所谓的知识上,甚至停止或减少孩子活动和游戏时间,舞蹈、钢琴、围棋通通戛然而止。更有甚者,把生活中本身孩子应该自己解决的问题都包办代替了。

这样的教育观念下,儿童与家长关注的只是分数,考虑的是自己,收获的是自私。现在的儿童都不会关心自己,更何谈主动去关心别人?但家长并不知道这恰恰是孩子人生必须衔接的能力啊!

如果家长眼中的衔接是偏重于对知识的衔接,这样的教育只注重眼前衔接,大有“临时抱佛脚”的意味。

许多幼儿园的幼小衔接主题活动内容被安排得满满的,参观小学、收拾小书包、课间10分钟可以做什么、认识文具等等。但是这些表象化的幼小衔接内容是孩子们升入小学后真正面临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吗?这些内容被安排成为一次次的教育活动,但是短短的二三十分钟,真的能够让孩子在能力上有质的飞跃吗?答案显然不是。这样的活动是在走衔接教育的过场。

众所周知,能力的提升绝非一日之功,孩子积极乐观的性格、生活能力、自理能力、倾听能力、学习习惯、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规则意识等等,这些支持孩子在小学生活学习的核心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幼小衔接应该站在培养一个独立的人的长远角度,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实施;以孩子为中心是关键,我们应站在孩子的立场,以孩子的需求为基础,反对填鸭式的大班突击式衔接,强调孩子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衔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根据不同孩子的需求和特点,为孩子量身定做一个适宜其发展的规划。

基于儿童终身发展确定衔接计划

到底制订什么样的衔接计划呢?我们不妨从幼儿年龄特点和成长发展的规律入手。例如:孩子还没入幼儿园,那么家长可以做什么呢?培养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引导孩子遇到挫折不怕困难,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礼貌礼仪……这些能力的培养都可以从家庭开始。各种习惯、能力的培养应渗透在幼儿从小班到大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每一天的生活中细心引导、精心计划、循序渐进,让孩子的情感、认知、习惯与能力在日积月累中自然形成,相信能力优秀的幼儿进入到什么样的新环境都可以轻松应对。

所以,我们必须要转变思考的重点,将幼小衔接的重点放在全人教育上,放在基于儿童一生成长与发展的能力上。这就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衔接要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属于他这个阶段独特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这既是与生俱来的,又是人成长的自然规律。因此成人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适当的年龄,为他们创造适宜生活成长的环境,引导他们做自己能做的、学习他们能懂的、探究他们喜欢的。“拔苗助长”或违背孩子的兴趣和意愿的活动,既是对孩子成长权利的剥夺,更是对幼儿身心的摧残。因此,《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是我们最好的依据,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针对目标开展有益的活动,让幼小衔接成为孩子们长大的一段自然的旅程。

二是,衔接要从儿童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做起。良好的生活习惯、礼仪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这些是一个人适应新环境、一生顺利发展的基础与保证。因此,在幼儿园阶段,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渴了知道喝水、不舒服了会说出来,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技能,哪一个不是维系人一生健康的保障呢?对人谦虚有礼、做事有始有终……这些都是幼儿今后走向社会,学习交往的必要条件。因此,小小的幼儿园就是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摇篮,这些好习惯将会帮助孩子顺利走进小学,走进社会,受益终身。

三是,衔接要尊重每个儿童发展的个体需求。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品质、能力水平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幼小衔接不应成为整齐划一的百米冲刺,而应成为孩子出生之后就开始的长跑,我们就是在途中提供支持和引导的后勤保障。只有尊重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孩子不同的兴趣和需要,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顺利地在自己的跑道上奔跑。这么讲,幼小衔接也需要私人定制。

四是,衔接是对孩子心灵的衔接和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态度决定一切。在孩子人生的路口,我们一定要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只有消除了对前路的恐惧和顾虑,带着阳光、自信和憧憬才能迈开大步走向明天。

五是,衔接要注重孩子的学习品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知识和学习品质就像鱼与渔的关系。试问成人,如果儿时可以选择,你们是要满满的一船鱼,还是想要捕鱼的本领呢?在幼小衔接的问题上亦是如此。从小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那么,知识对于孩子来说犹如探囊取物一般简单,这样的道理不值得我们成人去思考吗?

其实,幼小衔接只是孩子人生中一个小小的台阶,一个普通的路口,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一个身体健康、心智健全的人遇到它不会如临大敌。但是,如果我们培养的方向错了、着眼的角度错了,那么一个天资优渥的孩子也会因为我们的失误而造成成长的失衡。幼小衔接不是简单地衔接知识和技能,而是要为孩子储备适应新环境、应对新挑战的勇气和能力。这种勇气和能力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像培养习惯一样,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逐渐积蓄的。只有幼儿园、家庭、社会达成共识,才能使儿童顺利衔接、自由衔接、从容衔接、快乐衔接,最终消灭衔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