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舆情频道> 东南舆评 > 正文

共享经济要让社会共享

2017-11-28 09:10:33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邹德林   我来说两句

共享经济不仅与技术相关,它还关乎人类共同命运,关乎可持续发展。它带来的不仅是出行领域的一次改变,还让人们在生活、居住等诸多领域进行更多的尝试

2014年,我和同事们创建了ofo,致力于提供共享单车出行服务。ofo不仅仅是一辆自行车,它还是自行车和智能硬件的结合,是自行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支付的结合,通过共享的方式,将环保、普惠的出行服务带给用户。

通过共享单车,我们用两年多时间,为全球上亿用户提供了超过40亿次出行服务,在新加坡、英国、美国、哈萨克斯坦、泰国、马来西亚、日本、奥地利等17个国家同步开展运营,目前在全球已有2亿多用户,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最让我们骄傲和自豪的,不仅仅是ofo业务的全球拓展,还包括我们服务用户,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这也是我们创立ofo的“初心”。

转变人们出行理念

共享单车就是这样一种出行方式,既能高效满足人们短距出行需求,又能减轻城市负担,你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开锁骑行。不管你在哪个国家,说什么语言,都能理解如何使用一辆ofo小黄车。

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共享单车或“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组合。一位用户对我说,他10多年都没有骑过自行车了,而当ofo小黄车出现以后,他重新喜欢上了自行车,随之而来的是出行方式的改变。

通过ofo小黄车,用户每天骑行自行车3200万次,人们的出行习惯正在改变。在每一个需要骑行的角落,我们都在提供出行服务。

当然,在共享单车推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车辆私占行为等问题,但这不是主流。我们始终认为,人们不在乎是否拥有一辆单车,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有需要时得到相应的出行服务。面对新事物的普及,我们需要有更加包容的心态,让普惠共享的构想更好更快地实现。

我们很欣慰地看到,在ofo小黄车投放的城市,有很多人走上街头自发维护共享单车,其中不乏一些还在读书的高中学生,他们被称为“单车猎人”。这些自发的友善行为,让我们更加坚定“初心”,共享单车让人们重拾和重建对社会的责任感,促成了人们在观念上的很多转变,让更多人认同共享经济可以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加速新模式走向成熟

今天,ofo让自行车拥有了思考和沟通的能力。我们与全球顶尖的技术公司、GPS服务供应商开展合作,把他们的智能芯片置于车内,让这些单车拥有了定位、控制和数据传输的功能。

从最初构造简单的自行车到今天的智能芯片自行车,ofo小黄车经历了不断磨合成长的过程。成立之初,我们在北京大学试水,并不断努力优化服务。随后我们进行社会投放,不断更新迭代。仅在车锁方面,目前ofo小黄车就已迭代了10代智能锁。

ofo小黄车的发展,带来了非常积极的绿色普惠效应。不仅激发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带动了传统自行车业务增长,还充分带动了就业,仅今年上半年就带动新增就业约7万人。

数据显示,在ofo小黄车投放量较大的近20座城市,交通拥堵均呈现下降趋势。此外,在北京和上海,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共享单车出行,汽油消费也有所下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全国20个样本城市累计骑行达11.98亿公里,减少排放二氧化碳超过26万吨,减少PM2.5排放超过14吨。

在更多领域进行尝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非常具有前瞻性,共享单车的发展体现了对总书记要求的忠实践行。

我们要继续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共享经济不仅仅与技术相关,它还关乎人类共同命运,关乎可持续发展。它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出行领域的一次改变。以此为契机,在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下一代万物互联网等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在生活、居住等诸多领域进行更多的尝试。

共享经济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的重要领域之一。共享经济潜力巨大,甚至能够撬动这个时代的多个领域。未来,ofo小黄车希望能为全球20亿用户提供无差别服务,并将共享单车带来的积极变化在全球进一步推广。

未来20到30年中,共享企业将会越来越多出现,并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加积极的变化。期待未来,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共享经济带来的美好生活,让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造福社会、造福明天。

(作者为ofo小黄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