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舆情频道> 舆情播报 > 正文

天猫集结全国老字号大卖香港 备战双11

2017-10-19 09:09:20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邹德林   我来说两句

10月14日至17日,天猫超市香港站推出内地“天字号计划”品牌售港活动,为香港消费者精选了近百款来自京沪苏浙粤等地的老字号商品,拉动天猫超市香港销售比活动前猛增30%以上。

从数据看,最受香港消费者欢迎的是来自贵州的老干妈,平均每20个来自香港的订单,就有一个购买了老干妈。此外武汉周黑鸭和北京百花牌蜂蜜等也有不俗的销售成绩,深受香港消费者青睐。今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期间,天猫超市还将继续提升香港地区的服务。

“天字号”计划助北京老字号销售额猛增

继9月天猫启动“天字号”计划以来,率先受益的北京老字号收效明显,销售额环比8月底9月初增长了68%,多个品牌的销售额实现翻倍。与此同时,包括月盛斋、百花、吴裕泰在内的多个北京老字号品牌,都与天猫超市达成合作意向,在天猫平台基于消费者数据,同时结合北京城市特点做深度新品定制,最快将于双11前在天猫首发。未来,月盛斋还将与天猫合作,开辟新生产线,探索新品类。此外,北冰洋也会在天猫双11前,与天猫合作首发老北京瓷瓶酸奶等新品。

天猫超市香港负责人临泉表示,从14日起天猫超市香港站推出“天南地北有好货”活动,让远在香港的消费者方便地买到内地优选老字号品牌商品,比如北京的北冰洋汽水、燕京啤酒;四川的张飞牛肉、徽记好巴食豆干;浙江的咸亨火腿腐乳、西湖龙井;上海的沈大成糕点、冠生园蜂蜜;广州的广氏菠萝啤、红棉白糖等。

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书的李阳告诉记者,虽然香港的美食也很多,但时间久了还是会想念家乡味。“我会经常从天猫超市买酸菜牛肉面,这次还买了腐乳,喝粥的时候吃。”另一名在香港工作的单女士则惊喜于在香港也能买到北冰洋的汽水和六必居黄酱,可以让她吃到一餐京味儿十足的炸酱面。

“惠阳仓”汇集各地老字号商品直通香港

临泉透露,这是天猫超市第一次为内地老字号品牌开设“卖香港”的专场活动。各地的老字号商品会提前入库到位于广州惠阳的菜鸟天猫超市专用仓内,消费者下单后,商品将通过中港直通车快速通关,连夜从惠阳仓发往香港,第二天就能送到消费者手中。

今年4月开始试运营的天猫超市香港站,不仅提供最快次日达的物流服务,还开设了香港本地专属客服热线,提供粤语和普通话两种服务,这也是天猫海外业务在客服服务端迈出的里程碑式的一步。

从今年9月1日起,天猫超市开始为香港顾客提供“宅配免运费”服务,让香港用户也能享受到与国内消费者一样的“包邮入户”体验。同时,天猫超市在香港降低自提免运费门槛,自提点数量也增至80个,深入小区楼下。

备战“双十一”南北老字号尝试新玩法

据介绍,此次卖到香港的老字号品牌,绝大多数来自“天字号计划”。“天字号计划”今年9月19日在北京启动,是天猫超市的老字号扶持计划。通过天字号计划,天猫超市将为老字号品牌提供专区流量支持、本地化运营协同、新零售数据赋能等多个维度的资源支持,目前已有近百个老字号品牌加入该计划。除了卖到香港外,这些品牌还与天猫深度合作,在今年天猫双11前,就会有老字号品牌的双11定制新品上市。

今年中秋季,广州酒家通过提前备货、6地设仓,把广州月饼卖向了全国,最终实现了同比17倍的迅猛增长,成为食品行业的大赢家。尝到甜头后,他们在双11期间也将联动线下100多家门店参与“扫码购”,搞起线上线下同价的新零售玩法。目前,从南到北的中华老字号品牌都已开始全力备战“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新品和更多样化的消费体验,他们纷纷拿出冲刺的姿态,用新零售的方式频出新招。

天猫通过“天字号”计划扶植全国各地的老字号品牌,此举和商务部力推的“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的主旨不谋而合。10月12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评价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国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亮点纷呈”,并表示下一步将着力促进消费的转型升级,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其中特别提到对老字号品牌的扶植,加大优质商品的供给,表示“将深入推进中华老字号的保护发展工程,建设特色商业街,鼓励电商平台、零售企业建立品质的专区、专柜,推动名品名店名区的联动,拓展品质商品的销售渠道。推动互联网与服务业融合,提升生活服务水平……”

根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老字号·新零售》报告,目前全国共有1200余个经商务部认证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其中超过600个已入驻天猫。“老字号是一个金字招牌,代表了我们的手艺和诚意,但并不意味着守旧。我们也希望借助天猫新零售,不仅找到年轻消费者,更要生产符合他们需求的商品”。 月盛斋副总经理张新文表示,“创新”是老字号得以传承的最重要因素。

文/本报记者 董晓莹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