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舆情频道> 舆情播报 > 正文

首期网络舆论生态指数发布

2017-09-04 10:24:05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社会协同治理效果初显,舆论生态总体向上向好

国内互联网舆论空间日益多元化,这表现为参与舆论传播的主体愈发多样、具有媒体传播属性的平台日益丰富、传播形式传播内容不断推陈出新。新的网络舆论格局下,建立多元主体的网络空间治理模式已成为大势所趋。基于此,对国内网络舆论生态形成全面、客观、持续的评估,有利于准确认知舆论传播规律,把脉瞬息万变的舆论态势,建设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

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艾利艾智库历时15个月,经多方走访调研,反复论证和数轮修改,与各界专家深入探讨后确立指标,并与行业代表进行可操作性论证,设计搭建了网络舆论生态指数。这是首次以指数形式量化呈现网络舆论生态的变化方向、趋势和程度等状况,具体从互联网普及与应用发展、互联网新闻生产与传播、重大网络舆情及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与回应、互联网内容安全管理、网民互动与评论引导五个一级指标,以2017年第一季度数据作为基准值(100),采用定基定量方式评估。

2017年8月,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艾利艾智库IRI发布了首期季度网络舆论生态指数,2017年二季度指数为105.7,舆论生态向上向好。具体评估结果如下:

二季度,国内网络舆论生态具有如下特点:

一、网络社会组织蓬勃发展,“互联网 政务服务”应用加速

2017年第二季度互联网普及与应用发展指数为102.7,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备,互联网软实力进一步加强。当前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54.3%①。网络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全国范围内互联网相关社会组织数量达到1244个②;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互联网新型服务”步伐加快,网络平台政务服务号数量增长迅速,今日头条政务号已达到6.1万个,微博平台认证政务号已超过17.1万③。网络文化内容产业发展迅猛,以“互联网 ”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收入达到1891亿元④。

二、媒体融合创新促进互联网新闻生产传播,中央媒体海外社交账号表现活跃

2017年第二季度互联网新闻生产与传播指数为104.7,较一季度增长4.7%,其中新闻媒体影响力、传播力、导向力等六个二级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如图一所示。新闻媒体从传统媒体到全媒体的转型升级速度加快,综合化、多元化报道能力突出。媒体融合趋势之下,VR、视频等多种报道形式被广泛运用,新闻传播的互动性提高。互联网新闻表达创新更为活跃,中央新闻网站网络热词使用数量较一季度增长5%。媒体在融合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激发了互联网新闻生产与传播动能。

二季度,中央主流新闻媒体在海外社交平台表现活跃,发布推介中国特色文化的内容,与海外用户实现良好互动。如图二所示,中央媒体海外社交平台账号的点赞量、评论量、转发量三项重要传播指标的数据和超过5700万。纵观中央主流媒体海外账号发布的内容,海外舆论场对真实动人的生活场景和中国文化好感度较高,例如“四川成都地铁上照顾妈妈的小暖男走红”“江西园丁修剪灌木艺术作品”“水彩绘胡同文化、老北京记忆”等内容选材丰富灵活,引发国外网友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

三、短视频助燃重大网络舆情,“标签化”易放大个体冲突

2017年二季度,重大网络舆情及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与回应指数为111.3,较一季度增长11.3%,在处置、回应等多个环节指标均有所提升,如图三、图四所示,重大网络舆情事件的关注度略有提高,教育、文化、宗教等领域的舆论话题有增多之势。部分地区性、局部性甚至偶发性个案事件通过互联网迅速发酵,在社交媒体平台“热搜”“弹窗”类功能助推下,呈现出“小事情大舆情”的特点。例如“名校女博士机场掌掴工作人员”“围棋国手乘高铁被强制降座”“网曝深圳穿山甲公主”等。

短视频凭借丰富的内容表现力和信息量,已成为网络新闻常见形态。短视频应用和新闻资讯类移动应用、社交平台增设的短视频功能,逐渐影响了网民的信息获取习惯。不少网民开始通过短视频曝光身边事,形成新闻线索,吸引媒体追踪报道和舆论持续关注。如“河南洛阳广场舞大妈围殴打篮球小伙”事件的首次曝光,便出自资讯短视频平台梨视频上的现场视频,视频播放量达到820万次⑤。“失踪女变残街头乞讨”事件的首次曝光,即出自微博网友分享的秒拍视频,视频播放量达到2553万次⑥。

随着“两微一端”政务新媒体账号数量大幅增加,网民对政务新媒体的期待值亦大幅提升。二季度多起突发公共事件中,可观察到网民对涉事地政务新媒体的反应速度和态度均抱有更高期待,不少网民通过频繁@官方微博账号、密集留言“攻占”评论区,要求事发地政府主管部门“给个交代”。此外,微博平台曝光个人不公遭遇及他人违法违规线索,并主动“@”警务账号吸引关注的情况增多。这类“微博报警”信息经社交媒体平台推送传播,发酵成为热点舆情事件的几率增大。

在传播过程中,涉事主体的年龄、阶层、身份差异等信息易被放大,成为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的导火索。舆论易将个体行为以“贴标签”的方式扩大到一类群体,如老人、农民工、保姆以及民族、信仰等具有标签色彩的信息,往往成为舆情发酵的关键因素。不同立场的观点在互联网平台中撕扯、裂变,个体冲突在传播过程中逐步被放大为群体冲突。近期还暴露出多个涉及儿童、青少年的热点舆情事件,如“四川泸县中学生坠亡事件”“河南30余名中学生疑遭强迫卖淫事件”“辽宁男子利用社交网络连续猥亵女童事件”“北京延庆二中校园霸凌事件”等,吸引社会舆论对校园霸凌、儿童猥亵问题的强烈关注。

四、协同治理格局基本形成,互联网内容生态总体向上向好

2017年二季度互联网内容安全管理指数104.0,较一季度提升4.0%,超过一半二级指标指数有不同程度增长,如图五所示。具体表现为网络舆论生态各环节、各平台违法与不良信息得到有效遏制,主要网站双首页正能量充沛,网络行为不规范现象减少,网民举报违法不良信息的意识加强。网络平台处理违法不良信息的速度、力度加大,国家和地方网络监管部门组织开展整治新闻标题党、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对网络空间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持续有力震慑,低俗色情等各类有害信息数量、新闻标题党行为明显减少,网络新闻规范度提升。中央主要新闻网站、主要商业网站内容安全保障能力亦有所提高。举报、处理违法与不良信息已达成社会共识,网民投诉举报、网络平台处理、监管部门监督的协同治理生态格局基本形成。

五、网络舆论生态自净能力不断增强,网络理性程度提升

2017年二季度网民互动与评论引导指数为101.7,较一季度提高1.7%。网民对于新闻舆论热点的关注度有所增加,自发传播重大主题新闻、积极为网络治理献言献策的网民数量也在增多。网络热点事件传播过程中,新媒体人士积极转发辟谣内容,网民自发追查核实信息的做法较为常见。例如“浙江杭州保姆纵火案”“网友担心街头乞讨残疾女子为山东失踪女”“‘中国最著名虚假医药广告专家’身份遭揭露”等事件中,在舆情对冲机制的作用下,网络舆论场的自净能力增强。

2017年二季度,网络舆论生态总体向上向好。互联网信息生产与传播迸发活力,海外传播取得进展。重大网络舆情与突发公共事件得到及时回应和处置,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明显减少,网络空间日渐清朗。网络舆论生态指数还将持续以季度为周期发布,构建反映网络舆论生态变化的“晴雨表”,为舆论生态健康发展和管理机制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注释:

①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7年08月,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8/t20170803_69444.htm

②数据来源: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中国社会组织网数据,2017年06月,http://www.chinanpo.gov.cn/search/orgindex.html?registrationNo=

③数据来源:人民网《全国政务微博超17万微博推出政务微博矩阵升级计划》,2017年07月,http://yuqing.people.com.cn/n1/2017/0728/c209043-29434780.html

④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7年1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0%》,2017年07月,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07/t20170728_1517639.html

⑤数据来源:梨视频,《争球场,广场舞大妈围殴打篮球小伙》,2017年06月,http://www.pearvideo.com/video_1087397

⑥数据来源:根据微博账号@稀有血型牛牛最先发布的视频播放量,2017年06月,http://weibo.com/1962394994/ECmD9jTie?type=repost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