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舆情频道> 涉闽舆情 > 正文

各界专家纷纷讲述鼓浪屿情缘 为保护琴岛建言献策

2017-07-10 07:24:00 陈璐雷妤林爱玲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北大哲学系、台大哲学系教授陈鼓应:

沉淀文化底蕴

不能操之过急

鼓浪屿申遗成功,陈鼓应教授说,这对自己有着特殊的意义。

“我是‘应’字辈,起名叫‘鼓应’,因为鼓浪屿是我的生命之源。”和鼓浪屿的渊源,要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尚在娘胎里的陈鼓应先生,就和父母“住”在鼓浪屿了。后来,陈鼓应先生一家多地辗转———闽南一带,他几乎都住过。从陈鼓应先生有记忆开始,他们一家搬到了长汀,到了他中学时代,因父亲经商,陈鼓应一家又前往台湾。虽然在鼓浪屿上待的时间不长,可对于鼓浪屿,陈鼓应先生有着特殊的情感。

“鼓浪屿是我们的一个‘避风港’———不像其它地方,在船坚炮利下变得千疮百孔。”他说,鼓浪屿在殖民时期,不像其它殖民地那样,留下的只是无尽伤痕,而是受中西方各国影响,汇集了艺术等美好之物。

鼓浪屿申遗成功,在陈鼓应先生眼中,还有更深远的意义。“每一个民族生活的方式,都应该被尊重。鼓浪屿之所以成为‘万国博物馆’,中西方文化交融,就是因为曾经在那里生活的人们互相尊重。”陈鼓应说。

“我很高兴自己出生的地方,能有这样美好的文化。中国崛起,我们要用另外一种方式,也就是‘对话’来解决问题。”陈鼓应先生表示,鼓浪屿申遗成功,当年的美好带给我们的还有启示,“我们今天,也可以借由艺术、文化等美好理念,给他人熏陶”。

下一步,怎样延续鼓浪屿的文化?陈鼓应先生说,延续这些美好的核心,就是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通过学、教、养,来沉淀文化底蕴,“中国发展得很快,大家的生活也都忙忙碌碌。我们要警惕‘文化自闭症’,就是那些妄图把文化的根舍弃的行为。”陈鼓应认为,当年的鼓浪屿之所以至今都为人所赞叹,就是因为到岛上生活的人们把各自的文化带到那里并用心培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