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边,美人蕉、花叶芦竹、再力花等水生植物摇曳生姿,用最美的姿态护岸又净水;岸上,一台机器正默默地“吞”着村庄生活污水,强力去“污”后,潺潺清水又流回河道。这是笔者日前在龙文区翁建村的所见,该村恰好处于九十九湾流经区域。 “这是近期投用的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龙文区城建局工作人员小蔡说,此设备根据村庄生活污水的特点设计,运行稳定,脱氮除磷效果佳,出水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指标》一级B标准,可直接进入河道,日处理污水达300吨。 据了解,2016年底,龙文在漳州市中心城区率先启动河道流域村庄污水截污整治,计划对九十九湾沿线20个村庄污水进行收集整治。一期工程主要对翁建等8个村庄及镇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污水收集整治,共铺设了沿河截污管约8000米,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6处,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4处。 然而,村庄污水截污整治工程区域跨度大,大部分管线沿港道边及农村道路铺设,道路狭小又紧邻民居,再加上龙文区内河水系发达,给施工造成了较大难度。为此,龙文区采取一村一策,因地制宜选择处理方式。 针对临近市政道路的西坑、蔡坂等村,当地采用污水管道截污后直接接入市政污水管道;针对有条件接入市政污水管道,但存在一定落差的浦口、六石等村,就采用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对污水提升后接入市政管网;而针对远离市政道路无法接入市政污水管道的翁建等村,则采取截污收集农村生活污水后,集中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另外,对朝阳镇、郭坑镇等中心城区以外较偏远的14个村庄,采用人工湿地或使用三级化粪池及氧化塘等设施处理生活污水。 下一步,在郭坑镇人工生态湿地已委托第三方管理的基础上,龙文拟把其他人工生态湿地一并委托第三方管理。同时,农村污水截污工程全部建成后,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运行,统一监测,并指定职能部门进行监管,以充分发挥“污水处理设备”+“人工湿地”等组合治污作用,“滤”出村庄好环境。(杨志慧 叶木林 蔡建伟)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