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舆情频道> 福建舆情研究院> 环保舆情观察 > 正文

清理禁养区 确保“零复养”

2017-02-10 15:13:04  来源:中国环境报  责任编辑:邹德林   我来说两句

本报记者陈伟南平报道 福建省南平市日前召开集中整治延平区畜禽养殖污染动员及工作部署大会。会议提岀,从2月6日起,用一个多月的时间集中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拆、转、治、清、管、查综合施治

南平市延平区去年通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百日攻坚战,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福建省提岀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目前,延平区境内尚存有4000余家大小养猪场,存栏量290余万头,距离省里指标要求的85万头还有不小的距离,不少小流域尚未摆脱劣Ⅴ类水质,在整治中存在不少阻力。

为改变污染状况,还百姓一条清澈的溪流,南平市委政府决定将延平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提升到市级整治工作。

2月6日,南平市委、政府两办印发了《南平市集中整治延平区畜禽养殖污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延平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领导小组。

《方案》明确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目标与任务,以生猪养殖业污染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延平区各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消除区域内所有劣Ⅴ类水质。从“拆、转、治、清、管、查”6个方面入手开展综合治理。

“拆”——在2月28日前,全面拆除禁养区(含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居民集中区)内养殖场、250头以下养殖场、未升级改告达标排放(零排放)的养殖场。南坪溪流域及徐洋溪流域文田村至龙景桥段全面清栏拆除。同时,加快吴丹溪、西塔溪、杜溪及徐洋溪流域其余河段清栏工作。

“转”——指导生猪退养户尽快实现转产转业。

“治”——在3月15日前,可养区内所有养殖场100%落实雨污分离、干清粪制度;全面完成规模养殖场(户)升级改造工作,确保达标排放。吴丹溪、西塔溪、王台溪等流域的第三方治理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重点做好长万水库和瓦口洋污染治理。可养区所有病死猪100%实现无害化处理,生猪养殖业实现规范健康发展。

“清”——在2月28日前,结合冬春修水利项目,全面开展小流域河道清淤工程,提升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

“管”——全面建立并实行生猪养殖监管长效机制、日常巡查机制、综合执法机制,确保“零复养”、“ 零抢建”。

“查” ——加大日常巡查、排查和抽查力度,依法严厉打击违法养殖行为。对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和环保“三同时” 等制度,擅自停运污染防治设施、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惩处。对拒不改正的超标排污行为,启动按日计罚,情节严重的移送公安司法机关。

铁腕治污,建治并举,严肃追责

就如何抓好延平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会议要求,要痛下决心,重拳出击,铁腕治污,全力打赢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攻坚战。

一要刻不容缓,全力攻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刻不容缓的紧迫感,加大力度,下大功夫,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时限,确保各项整治工作落实到位。

二要多管齐下,铁腕整治。要立即关,对在禁养(建)区范围内的养殖场以及在可养区内排放不达标的养殖场都要立即关停。要坚决拆,对已关停且生猪全部处理完毕的养殖场以及违法新(扩)建的养殖场坚决拆除。要综合治,注重源头治理,运用法律、经济、人文等手段,采取“环保一体化”措施,实施一批污染防治项目,有效解决畜禽养殖污染的问题。要长效管,建立健全巡查检查制度,加强网格化管理,坚决做到零复养、零抢建。

三要依法查处,严肃追责。对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和环保“三同时”等制度,擅自停运污染防治设施、直排偷排等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惩处;对在治理过程中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进度不快、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领导干部,要坚决追究责任。

四要建治并举,常态长效。深入落实“河长制”,采取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生态化养殖小区,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等措施,常态长效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要举一反三,以抓好污染防治工作为契机,带动全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进而为加快绿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要凝聚合力,强化保障。要强化组织领导,市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在治污一线中考察干部,鼓励干部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呵护好南平的绿水青山。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