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舆情频道> 焦点 > 正文

福州蓝是怎么来的?想知道最终答案的看这里

2017-01-17 11:12:38  来源:福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邹德林   我来说两句

环保工作人员通过仪器对公交车进行尾气检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福州蓝”就是福州的金名片。

2016年,福州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环保重点城市预计排名第五,居全省第一,全国省会城市第二,空气质量明显提升。特别是9月~11月,连续3个月位居全国前三。

“福州蓝”从福州人的朋友圈刷屏到全国,从本地人的自豪变成外地来客的点赞。这片蓝天下清新怡人的空气如何而来?请跟我们走进一线,探个究竟。

来自真抓实干的好作风

这一城清新空气,福州待之如生命,不容污染。

守护“福州蓝”,福州制定了“双预警通报”机制和“双考核”机制。

“简单来说,就是空气质量超标或是空气质量提升工作进度滞后,惩罚就会启动,通报、发预警函、挂黄牌直至挂红牌。”市环保局工作人员林钊慧说,“一旦挂上红牌,相关单位将面临效能问责。”

据统计,去年全市共有5家建设单位被挂黄牌。从去年8月底百日攻坚行动开始后,相应处罚全部实行顶格处理,就高不就低,真正做到“零容忍”。

“零容忍”,在一次次行动中更显坚决。

一夜守候,就为等一场焚烧。几个月前,市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接到线索,称有企业半夜焚烧垃圾,但现场找不到一点焚烧的蛛丝马迹。于是,他们耐着性子就地蹲守在散发恶臭的垃圾堆附近,一等就是几个小时。直到凌晨三四点,突然火光亮起,黑烟冲出,这才“逮个正着”。

去年,全市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12000多人次,立案处罚412起、处罚金额1138万元,移送涉嫌犯罪和行政拘留案件31起。

工作人员在安装空气质量监测头。记者郑帅 摄

来自斗志昂扬的精气神

福州的空气有着三大“劲敌”:扬尘、汽车尾气、南下雾霾。与之对敌的,是布阵严密的一支支劲旅。

对阵工地扬尘污染,我市多部门形成合力。

去年8月底,马尾大桥北接线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我们和市建委、市城管委对马尾大桥进行了不打招呼的联合巡查。”福州环境监测站监测二室副主任肖盛说,巡查组对工地每个角落仔细检查,发现不少裸土没有覆盖,暴露在空气中,施工作业时产生的粉尘也没有用雾炮车降尘。“我们立即发出整改通知书,要求一周之内必须整改完毕。”整改期间,市建委进行落实指导。整改期满,联合督查组再次巡查,“工地面貌焕然一新!”

这样的联合巡查已成常态。“我们每周有4次(夜间2次,白天2次)现场检查,局领导带队,分6个现场督查组,由市环保局牵头,会同市建委、市城管委一同检查。”肖盛说,检查重点针对施工工地、拆迁工地、道路扬尘控制,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及时整改,并抄送市效能办、市政府督查室,对问题严重的单位予以挂牌警告,仅去年9月就发出通报40份。

守护“福州蓝”,我市先后建立起扬尘督查联动机制、机动车路检联动机制和黄标车联席制度。

今年1月,北霾南下。10日,市环保执法支队机动车大队科员洪美芬接到了一条启动轻微污染天气的预警短信,她立即和同事们奔赴路面。和她们一起走上马路还有交警。她们在各大路口追着“黑烟”跑,连续追了41个小时。

去年,全市机动车尾气检测执法,出动执法人员1166人次,抽测2196辆次,处罚尾气超标机动车288辆。

来自快人一步的新速度

“请马上通报!”这是几个月来,市空气提升办工作微信群里最常出现的话语。

去年百日攻坚行动以来,该办的通报频率从“周报”变成“日报”,效率大为提升。据统计,市空气提升办去年发出通报160多份,其中9月份以后发出80份,占全年总数的一半。

守护“福州蓝”,时不我待。

“基于良好的空气质量,重度污染的应对办法福州几乎用不上。但目前北霾南下的频率逐渐增加,轻微污染时有出现。我们就此提出了应对办法。”林钊慧介绍。

今年1月,《福州市轻微污染天气应对办法》在全市试行。这一应对办法变“应对”为“预防”,在预测未来2天空气质量指数可能达到轻微污染标准时,便启动响应,各相关部门将立即展开防控。

为扩大巡查视角,去年11月,市环保局聘请了8名大气巡查员,对五城区工地进行全天候巡查,已发现大小问题100余个。下一步,我市计划在所有重点房建工地安装PM2.5和PM10的扬尘监控设施,实现实时监控。

采访中,市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说:“为谁辛苦?为保护环境那是本职。为榕城市民包括自己的家人,这是发自内心的动力。”

“福州蓝”就来自这些一线工作者的日夜守护。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