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舆情频道> 福建舆情研究院> 司法舆情观察 > 正文

别让强制投票“入侵”私人空间

2017-01-04 17:39:29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邹德林   我来说两句

新华网 张道营

媒体4日报道,在一项评选活动中,深圳某学校要求老师为所属区里一位候选人投票,并与其绩效考核挂钩。深圳相关部门回应,没有强制要求学校、老师投票。(北京青年报)

投票、拉票等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鲜见,有人调侃朋友圈变成了拉票圈。而以权力之名强制个人投票,是公权力对私权利的“入侵”,此风不可长。

从红遍大江南北的超女、快男开始,各种评选活动日益增多,最萌宝贝、最美司机、最美景点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投票手段也不断演进,手机短信、网络海选、朋友圈投票等,花样翻新、不一而足。投票方式虽与时俱进,衡量投票结果的标准却未变,票数多少固化为让各方“信服”的指标,如何获得票数则一概不论。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家通过精心策划的票选活动,扩大产品、服务知名度,聚拢人气,增加客户黏性,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无可厚非。一些简单的投票,不需要绞尽脑汁进行拉票,公众对结果也不会太当真,只当工作生活的调剂。

反之,为不适合投票的话题,设置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票选规则,多少会让投票变味。一些朋友圈的票选活动还带有“感情绑架”性质,熟人请托投票,觉得抹不开面子,随手投一票也没啥损失,不知不觉间,投票者尽入彀中。

其实,以感情博选票无伤大雅,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以公权力之名强拉选票。从古代封建社会到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重要标志就是,身份关系变为契约关系,个人不再是任何人或组织的附属物,应当有独处的不被公权力打扰的自由。

对教师而言,学校行使的管理权具有公权性质,若将投票与绩效考核挂钩,属明显的滥用管理权。难怪,深圳相关部门在回应媒体问询时均否认有强制投票行为。

这类票选活动,是否投票应由个人自主决定,公权力当止步。附加强制色彩的投票可能会扭曲结果,加重参选对象的焦虑,透支投票者感情,让原本单纯的活动增添更多功利性元素。更重要的是,在文明法治社会,公权空间与私人空间有明显区割,不能为了所谓的票数少面子上不好看,就动用公权力为个人拉票。工作成效如何要综合评价,不能仅看票数多少,有些票选活动不做也罢。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