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舆情频道> 福建舆情研究院> 环保舆情观察 > 正文

美林溪美柳城将设站自动测“气质”

2016-12-20 16:17:00  来源:海丝商报  责任编辑:邹德林   我来说两句

本报讯(记者赖香珠通讯员陈文艺)昨日,记者从南安市环保局获悉,《南安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印发。

根据方案,到2020年,全市基本实现生态环境、重要污染源、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区域的监测点全覆盖,基本形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方案提出,南安市环保局将会同水利、水文、海洋渔业、国土、农业、林业、气象、市政公用等部门,建立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生物等生态环境要素、覆盖全市、布局合理、分工明确、重点突出的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环保、水利等部门将对主要流域、农村饮用水源地、重点水源保护区等区域布设监测点位,开展生态环境质量评估与考核监测。如水源方面,全市乡镇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布设9个断面等;土壤方面,全市共布设13个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等;大气方面,市区建成区内美林、溪美、柳城各建设1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水头镇建立1座环境空气质量(重金属)监测站等。

根据方案,南安将通过构建全市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平台、建立全市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机制、统一发布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加强生态环境质量预报预警等方面,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信息集成共享、统一发布,提升预报预警与环境风险防范能力。

依托南安生态环境监测信息数据平台,构建两级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有效汇聚和互联共享机制,并与省、泉州市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平台对接,破除信息无法共享的弊端。环保、水利、海洋渔业、国土、农业、交通、气象和市政公用等部门和单位将所获取的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数据统一上传至生态环境监测信息数据平台,实现全市生态环境监测信息调整汇聚、统一集成和共享应用,到2020后实现全市环境监测数据“一网一库一平台”。

南安还将构建测管联动、依法追责的生态环境监测机制。开展生态环境同步监测与执法,进一步加大勤查重罚及错时执法力度,对超标排放、篡改或伪造监测数据等违法行为现场监测,直接依法查处。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强化责任追究,将违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机构列入黑名单,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监测机构,将及时上报省质监局,依法取消监测资质。

此外,南安将进一步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鼓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参与各相关领域的生态环境监测活动。在环境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状况评估等基础公益性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或者委托开展的环境监测。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