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舆情频道> 福建舆情研究院> 食药舆情观察 > 正文

福州果贩给柿子打针催熟调查:是给柿子蒂滴白酒

2016-11-03 15:03:20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吴柳丽   我来说两句

商贩示范向柿子蒂滴白酒的过程。

最近,网上流传一段名为“福州果贩给柿子打针催熟”的视频,引发不少市民担忧。这段视频是否真实?果贩给柿子注射的是什么?这样的柿子能否放心吃?

昨日,记者来到视频中所指的海峡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果品批发市场,调查了十多家卖柿子的商铺后发现,确实有人利用注射器催熟,但只有针筒并无针头,而且装的多是二锅头。

网传商贩给柿子打针

外地媒体播发该视频

山东一家电视台曝光的一段视频显示,一名果贩手持针管,当街给柿子打针,速度非常快。

视频中标注的地点是“福州海峡水果批发市场”。视频中,拍摄者问:“这是什么药物?打了能不能吃?”打针者则回答:“催熟剂,打完柿子会软掉,能吃。”

其间,有其他消费者表示,看一下都不敢吃了。视频发布者最后爆料,果贩打的很有可能是乙烯利催熟剂。

针对该视频,这家电视台对山东当地的果贩进行了采访,并咨询了专家,发现用乙烯利催熟水果还是比较常见的。根据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合理使用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可以的,不过一定要控制在相应的标准内。如果直接将乙烯利稀释液注射到柿子里,那就不好说了。

该新闻播出后,引起了许多福州市民的担忧。“见过用石灰石给柿子脱涩的,打针还真没听说过,这样还能吃吗?”家住晋安区的吴依姆说。

记者调查发现

针筒上并无针头

那么,这段视频是否发生在福州?果贩们注射的又是什么?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南通的海峡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果品批发市场。在市场内,随处可见卖柿子的商户。看过视频后,许多商户表示,视频中的地点的确是果品批发市场,但具体哪家商贩看不出来。

对于是否存在“打针”催熟柿子的行为,果贩纷纷否认。“不催熟的柿子吃起来会涩,但不可能用打针的方式。”一名卖柿子的大姐表示,往柿子上扎一针,柿子表皮破损,虽然容易熟,但也容易坏掉。“我们一般把二锅头稀释后,用毛笔在果蒂处点一下,再用塑料袋把柿子包裹起来催熟。”这名大姐说。

一名来自三明的果贩看过视频后,连忙解释,这不是在打针,“那个注射器是没有针头的”。见记者质疑,他连忙表示,虽然视频中的商贩并非他们,但他们也有用到注射器。担心记者不相信,他还拿出了一个注射器,注射器上果真没有针头。

商贩喝下催熟剂

证明用的是白酒

“我们只是用无针头的注射器,在柿子底部稍微点一下,然后把这些柿子用塑料膜封闭起来,就能熟透,不会发涩。”果贩说完拿出一个装着液体的玻璃瓶,称针筒里装的是二锅头。

该果贩说,柿子到市场后,他们会请工人用注射器在果蒂处滴一点白酒催熟,视频中那个人也是一样的做法,很安全。对于视频中提到的乙烯利,他表示,那也是常见的催熟剂,效果和安全性和白酒一样。

“乙烯利是国家允许用的,在香蕉催熟中用得最多了。”果贩说,现在市场里大多数卖柿子的商户都不用乙烯利,是因为乙烯利催熟的柿子容易裂开,不好卖。

采访中,一个卖柿子大姐担心记者不相信,还仰头喝了一口他们家用来催熟柿子的二锅头。“你们可要帮我们澄清下,不然生意就不好做了。”许多商户呼吁。

农业专家表示

白酒催熟较安全

“用白酒催熟柿子还是比较安全健康的。”农业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记者,只要不是工业酒精就行。

他介绍,柿子需要催熟,是因为国内很多柿子都是涩柿,单宁含量高,对口舌黏膜有收敛作用,催熟的过程就是将柿子里的可溶性单宁转化为不溶性单宁,这样柿子吃到嘴里就不会有涩味了。现在人工催熟很普遍,和商贩怕水果成熟后长途运输容易大量腐烂、早上市可卖个好价钱等有关。

专家说,人工催熟的方式很多,有的用白酒,有的用乙烯利(非工业用),效果是一样的。他还举例,有农户把砍好的芦苇铺在果树下,也会自然产生乙烯利,最后产生的效果和人工催熟的一样。(记者 陈丹 文/摄)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